这个春节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想必就是人多吧。
各大景区挤破头,吃个饭排几十几百号,各大商场人山人海,连电影院都人满为患。这样的盛况大家是不是很久没看到过了?
春节档4天破了50亿、旅游业反超2019、烟花白酒销量暴涨……这是不是说明,大家望眼欲穿的报复性消费终于要来了?很多媒体也对2023的经济形势表达了乐观的态度,认为经济要迎来强劲反弹了,形势是一片大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是,当下的消费真的能称之为报复性消费吗?这样的情景又能当做是经济复苏的判断条件吗?
在最近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有专家说了,2023年消费的反弹其实是板上钉钉的,但关键是“度”的问题,真的会出现大家期盼的“强劲”反弹吗?这就要考虑到很多实际情况,要理性预期了。
其实啊,报复性消费,说破了就两个必要条件,收入和信心。想要报复性消费,首先得有“报复性”生产、“报复性”收入,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大家才敢去花钱啊。
那又有人说了,我们地主家有余粮,怕什么。7万亿的超额储蓄能够带动报复性消费,拉动经济复苏。但现实是,能让老百姓去消费的不会是储蓄,而是持续的收入和信心作保障。如果老百姓手里没有足够的消费资金,没有安全的生活收入保障,消费又哪来的动力。
甚至有专家说要对存款50万以上的居民征税,其实出发点还是希望刺激消费,希望老百姓的储蓄释放出来,进入市场流通。但这显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提议。
老百姓的储蓄能不能够释放出来,要看什么?要看就业水平。收入增长快了,大家才有信心去花钱,这笔储蓄才能释放出来。
所以,不看经济总体形势,说报复性消费能带动经济复苏显然是牵强了点。
而当下,小商小贩生意的回暖、旅游业的恢复所带动的相关就业,才是支撑消费复苏的因素。眼下经济重启过程中的“窗口期”,也许我们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一些准备,才能更好的顺势而为。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