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时期开始,欧洲人就对中国怀抱着浓厚的好奇心。通过越洋而来的丝绸,他们对这个古老国家已经展开了无穷的想象。对欧洲人来说,中国似乎是另一个星球上的国度,中国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神秘。
在世界(包括中国)的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至19世纪),中国之外的人们在不断地构建自身世界的同时,对作为世界的另一部分的中国,或者说,对作为另一个世界的中国,殷殷求索,孜孜求解,逐渐演化和形成“世界的中国观”。
在这样一个受到多重关注的态势下,中国应以何种姿态走向世界?旅美学者忻剑飞在《世界的中国观》中,对此做出了最佳注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简介
忻剑飞
忻剑飞,旅美学者,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赴美国留学,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博士。著有《世界的中国观》、《醒客的中国观》、《中国现代哲学原著选》、Mao Zedong"s World View: From Youth to Yanan等。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01“中国”的意义
18世纪的法国经济思想家魁奈曾认为:“欧洲人称这一帝国为China,这一名字的来源难以有确切的解释。中国人自己并不用此名,他们实则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国名。”
这也影响了他国对中国的称呼:Cin、中国、唐、汉、高亚……但不管怎么样,“秦”“汉土”“唐家”等这些文化最发达时期的称谓总是最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
“中国”一词,古时最为突出的是它的文化意义,尤其是对外部世界来说,而近代历史为它附上了从未有过的国体意义。
忻剑飞先生一开始就向读者分析了历史中China的文化意义和国体意义,从他国对中国的各类称呼,到“瓷器”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性内涵,再到“震旦”给中国带来的未来力量。
这是一个作为创造性主体的中国和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相统一的过程,前者是外国人认识中国的源泉、对象,而后者则促进了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进而又影响了国外中国观的变化,这也为读者之后的理解提供了铺垫。
02多文化角度下的中国观
本书时间跨度长达近两千年,纵横古今中西,忻剑飞先生通过众多的文献资料,从希罗多德时代的前中国观时期着笔,一直梳理到19世纪世界的中国观的种种面向。
如果说对中国观最初的讨论停留在对中国称呼、人种、传说、宗教等单方面认识问题,那么亚历山大东征以后,国外对东方古国的认识才有了初次的开放性交流。
作者从先秦开始,将国外的发展历史与中国古时的朝代相对应,借此更清晰地为读者展示世界是如何走向中国、中国在理性和启蒙运动中又是如何的状态,以及19世纪关于中国的种种理论说法。
从源头上把握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原点和递嬗逻辑,熔铸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的中国观的源流、演变的世界历史图景。
03“我们即世界”的大历史观
“世界”是晚近百多年来中国观的题中之义,那么,什么是“世界”的题中之义呢?作者对于“世界”作出了多角度阐释,是人性、是神性、是物性、是全球、是国际、是全体。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看待世界。
通过“我们即世界”的大历史观强调“世界”方是万是世界的中国观的题中之义,体现出一种严谨、包容的治史态度。
在当前世界主义潮流遭遇困境、中国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本书为当前世界主义和全球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确证,更为中国应以何种视角和姿态迈向世界、参与全球事务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