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梁璐
民政人化身宣讲员,对前来赶集的群众积极宣传政策。
(相关资料图)
“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崆峒区民政局创新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推动民政工作从“兜底民生”向“品质民生”发展。
免费发放政策宣传品,群众带着“政策礼包”满意而归。
聚力
“政策赶集”把便捷留给群众。年初以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政策赶集”先后在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白庙村农贸市场、中街街道、大秦乡东九村农贸集市等多处举行。“集市”上供应的不是商品,而是村民所需的救助服务。记者看到,崆峒区民政工作人员身着红马甲、手持政策宣传册,为群众带来一份份丰厚的政策“大餐”。
来赶集的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嵋岘村村民朱志文说:“谢谢你们的宣传,以前以为民政局是办结婚证的,没想到还有低保、临时救助这么多好政策,政策讲解我都听懂了,有困难还是得找政府!”
“‘救助赶大集、服务零距离’是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化管理的一项典型创建工作,也是找寻困难群众,及时掌握致困群众信息线索的有效方式。”社会救助分管负责人马昕露介绍道。
据了解,该活动旨在实现民政社会救助工作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活动自开展以来,累计接受群众咨询1500余人次,填写社情民意征集表400余份,向参与活动的村民发放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彩页4500余份,发放各类宣传品1800余件。通过开展精准对接,已纳入符合条件各类困难群众143户364人,手把手将惠民政策送到了群众身边。
停留在群众身边,耐心聆听群众困难诉求。
提速
“救助直通车”将关怀送到身边。“你好!这里是崆峒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办公室,你反映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我们马上启动‘救助直通车’,1个小时之内就到你们家了!”崆峒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股工作人员放下电话,与该群众所在乡镇取得联系,“救助直通车”随即出动。
“我身体一直不好,儿子又查出了尿毒症,治疗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向亲戚借了10多万元,实在过不下去了!”中街街道新民北路社区居民马贵平激动地说,“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你们的电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过去,你们居然这么快就来了。”了解了马贵平的困难后,工作组会同乡镇进行精准画像,形成帮扶意见。通过部门联动落实救助政策,马贵平申请因病致贫重病患者以及临时救助,委托专业社工机构持续关注,链接政策外资源对其帮扶。对困难群众的甄别评估,是完善救助对象分级分类管理的前提。崆峒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周海君介绍:“我局创新开通‘救助直通车’,建立起了一支救助帮扶队伍,在解贫基础上,把重点放到纾困速度上,在对象需求和服务供给之间形成畅通、便捷的通道。”
倾听社情民意,找寻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
增温
“抖音直播”让贴心服务走进万家。“居民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为大家解读平凉市崆峒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低保是解决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一项救助政策,不是‘养懒汉’,不是长期的社会福利……”
近期,“崆峒民政”抖音直播间气氛活跃,主持人和社会救助股股长刘冰瑜线上解读救助政策,吸引了一大批“粉丝”点赞观看。
这是崆峒民政创新“互联网+政策宣传”的一次有益尝试。“目前,我们共推出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解读’为主题的10余条视频短片,今后还将继续制作和发布精彩优秀的抖音作品,加强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及时精准答疑解惑。”崆峒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刘冰瑜说。社会保障是民生事业。“我们将聚焦‘典型创建攻坚突破年’工作要求,不断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上、深化社会服务综合改革上、创新培育打造暖心民政品牌上求创新,推动民生建设向纵深迈进,为打造幸福民生新样板贡献民政力量。”崆峒区民政局局长周海君如是说。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