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前段时间,家里养的小牛腹泻,用药几天都没见效,这让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秀林村肉牛养殖户唐天生很是头疼。
“这是小牛白痢腹泻,死亡率可达80%以上,要早治,否则虚脱或继发肺炎而死。要马上使用抗菌药,酌情内服益生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接到求助信息的广西贺州市水产畜牧站高级畜牧师黄俻华,在电话中给唐天生分析了病情,并提供了治疗方案。
“黄老师完全没有架子,很随和,关键是很快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唐天生深有感触地说。
这些年来,黄俻华教农民养殖,带领大家致富,把辛勤汗水洒在养殖场和田间地头上,把科技成果转化在农民笑脸上。“把科技服务送到养殖户身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让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这是我作为一名乡村科技特派员的愿望。”黄俻华说。
村民黄伦平是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大洞村的肉牛养殖户,以前缺乏养殖技术,养殖没效益,一直亏本。
2017年,在黄俻华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下,黄伦平对肉牛进行消毒、驱虫、免疫接种、饲料配合等科学饲养管理,当年就实现了脱贫。
“我现在是黄老师的固定科技服务对象,每年出栏肉牛8到12头,光是养殖肉牛每年的收入就有五六万元。”黄伦平说。
“肉牛养殖如何进行免疫接种?”“肉牛青贮饲料怎样制作?”“小牛腹泻如何防治?”……这些年来,黄俻华坚持与农民面对面,开展产业咨询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把科技服务送到养殖场,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近年来,黄俻华大力推广肉牛现代生态养殖技术、猪生态养殖模式及关键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生态养殖技术,共带动农户1843户,户均年增收3.51万元,解决贫困户就业人数1035人,人均年增收3.89万元,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不仅仅是大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作为科技特派员,黄俻华还参与起草制定7项贺州市畜牧生产、推广方面的规划、方案和试验示范,编写了《贺州市畜禽生态养殖暨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宣传册,向农民宣传科普知识,帮助养殖户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近年来,黄俻华开展了“肉牛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培训班”等养殖技术培训20场(次),共培训养殖户1300多人次,辐射带动20000多人次。通过指导和培训,使养殖户基本掌握了畜禽饲养管理、繁育及疫病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一批养殖能手。
“以前,很多农民养殖畜禽都是用传统的方式,经济效益较低,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比较大。我们给他们进行技能培训,让养殖户掌握生态养殖的技术,培养一批养殖能手,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黄俻华笑着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22年5月中下旬,贺州市持续降雨,晴雨相间和高温多湿天气对农作物生长非常不利,同时也加重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你们有时间来看看吗?我们种的芋头染上了病害。”一天中午,八步区里松镇香芋种植大户朱小芹给黄俻华发来了求助信息。
作为贺州市乡村科技特派员八步区香芋产业技术指导组副组长,黄俻华连忙组织乡村科技特派员技术小组赶赴到所联系乡镇开展病情调查和生产科技助农服务,并提出了香芋疫病区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建议措施。
在贺州市,黄俻华不仅是“黄老师”,还是“科团长”。
作为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服务团家禽分团长,黄俻华不断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模式,助力产业振兴。
贺州市地处桂粤湘三省(区)接合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粤港澳市场对于畜禽等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贺州围绕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大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
当地为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市场潜力大、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开发信都三黄鸡等本地特色产业,建立示范基地,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科技特派员”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养殖致富。
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广西贺州市水产畜牧站高级畜牧师黄俻华在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受访者供图
在黄俻华的带动下,乡村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服务团贺州家禽分团围绕八步区仁义镇主导产业信都三黄鸡养殖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以仁义镇所辖龙头企业贺州市仁信家禽养殖有限公司、贺州市钟信种养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联结100多户农户发展信都三黄鸡特色产业。2022年该公司出栏肉鸡100万羽,养殖户户均增收5万多元。
“要采用常规培育与分子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及家系培育和结合基因检测的方法,对信都三黄鸡肉用生长性能、产蛋生产性能、体型外貌等性状进行综合培育。”前段时间,黄俻华再次来到贺州市仁信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开展服务,并提出了技术建议。
针对该公司建立信都三黄鸡育种技术体系和良种繁育体系的想法,黄俻华与公司负责人交流了三黄鸡育种最新技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经过沟通,我们达成了与该公司向科技部门共同申报建设贺州市信都三黄鸡育种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帮助公司较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和技术水平,提高种鸡生产水平和健康水平,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黄俻华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