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黑土地上绽放科技兴农之花

东北农业大学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资料图片)

黑土地上绽放科技兴农之花

本报记者 曹曦

■乡村振兴的教育力量

一场雨过后,田里的农作物又增添了新绿,在黑龙江这片沃土上行走,一幅喜悦的图景正在紧锣密鼓地编织着。

“雨水多时,需要在排水沟中种植根系较深、耐涝的草,以减缓水土流失……”6月1日,东北农业大学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组织学校相关农业专家,来到鸡西市梨树区梨树镇实地考察指导,面对面为村民、养殖技术人员和基层农业干部进行现场培训。

走乡村、访农户、进田间,今年以来,东北农大的专家们深入哈尔滨、大庆、双鸭山等地的农业生产一线,通过座谈交流、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和企业面对面,用心用情做好助农生产的每一步,用科技“绝活”助力乡村振兴。

“用秸秆给土壤盖‘被子’,黑土地更有劲儿了”

“走,去听听,李凤兰教授又来讲座了。”这是哈尔滨市巴彦县红光乡丰裕村的村民们在朋友圈里“约课”。

“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秸秆还田肥沃土地”的条幅挂在红光乡政府的院子栅栏上,红绸白字很是显眼,70多名村民陆续走进来,院子热闹起来。

农业大省黑龙江每年约产生1.1亿吨秸秆,冬季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8摄氏度,寒地秸秆正常腐熟还田受到限制。如何实现秸秆直接还田?东北农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兰带领团队,研究、分离、纯化低温酵解秸秆的菌株,开发出适合寒地秸秆腐熟的微生物菌剂,为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新方法。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在秋季作物收获后,李凤兰团队利用寒地秸秆腐熟菌剂,进行秸秆离田堆积腐熟制肥,并在春季全量还田,同时配施不同类型生物有机肥,保证黑土生态平衡,逐年加深耕作层深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丰裕村是巴彦县“黑土保护第一村”,东北农大科技特派员小分队长期服务该村。多年来,校地共建带动村民们的学习热情,科技骨干培训会、农技讲习班等丰富的助农活动渐渐为村里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农人”。

“有一个农民来听,就是点燃星火,他能接受、再传递,科技的支撑力就有了价值体现。”李凤兰说。

走进田间,一台钩机正在作业,进行秸秆和动物粪污堆腐制备有机肥,东北农大科技特派员徐永清、贺付蒙等人正在秸秆堆腐场进行技术操作现场指导。“用了这项技术,大豆种植每公顷土地少施化肥100公斤左右,粮食增产150多公斤。”一名种植户说。

东北农大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施喜军表示,目前,东北农大将这一技术推广到牡丹江、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地,建设30余个秸秆腐熟制肥处理点,累计处理秸秆300余万吨、蘑菇及木耳种植废弃菌包300万吨、动物粪便排泄物500万吨以上。

“我们和其他村屯的产量进行过对比,玉米平均亩产要多出50公斤。”红光乡丰裕村党总支书记于云波说,“以前春耕前焚烧秸秆是农民的惯常做法,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科技赋能让秸秆变废为宝,既解决了秸秆焚烧难题,又减少了20%的化肥农药施用量,还让土壤更肥沃了,这正是我们急需的好技术、好成果。”

“黑土保护说到底就是为耕地‘减负加油’,用秸秆给土壤盖‘被子’。”李凤兰说,该模式可以实现农作物秸秆利用和还田率100%,作物产量不下降,作物品质明显提升,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改善黑土区生态环境,持续提升黑土耕地质量。

“只要脚踏进土里,心就扎根在地里”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东北农大农学院教授刘化龙的人生目标。

东北农大实验实习基地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多年来,刘化龙在从市区到乡村“逆行”的日常里,记不清行驶了多少公里。

4月15日,星期六,记者随同刘化龙来到基地,这里建有9栋塑料大棚,每栋大棚里的水稻种子都不同,一共有2.4万余份育种世代材料和示范品种。

4月25日前结束水稻育苗,5月25日前结束水稻插秧,6月中旬完成水稻返青、进入分蘖期……刘化龙的工作时间取决于水稻育种育苗的进度、农户随叫随到的需要,有时候还会在半夜里接到种植户的咨询电话。

农学院讲师杨洛淼也在基地,像这样的不期而遇已是常态。1986年出生的杨洛淼踏实、肯干,十几年求学经历,这名来自云南的小伙子爱上了这片黑土地,留校工作、结婚成家,成为新农人。

两人分别查看了大棚里的水稻育苗情况,最早下籽的水稻秧苗已到立针期,翠绿的芽尖冒出头来,小巧可爱,很是喜人。

“不要着急,慢点操作,标签要放准确,种子播撒时注意用量和分布……”刘化龙盯着工作人员的操作,对照手中的育种材料台账,细心叮嘱着。

“东北农大的老师都很淳朴、善良,跟我们干一样的活,吃同一锅饭,很多人看上去更像个农民,讲课有方法,种地有门道,是很地道的农业专家。”务农的李姐告诉记者。

“好苗八成粮,育出优质秧苗是获得好收成的关键,来不得半点马虎。”刘化龙说,遗传育种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选育和审定一个水稻品种一般需要12—15年,夏天在黑龙江,冬天又奔赴海南,比养个孩子还难。

“每一个水稻株系都要有自己的‘身份证’,苗床的每个穗、地里的每一株行都附有标签,这是育种人心里的一杆秤和一本账。”刘化龙说,“在这片黑土地上,能让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地,让老百姓通过种植这个品种能够过上好日子,就是农业人最幸福的事情。”

“只要脚踏进土里,心就扎根在地里。”从水稻育苗到收割脱粒变成大米,刘化龙团队要盯着每一个环节。完成水稻插秧后,刘化龙要度过一段更辛苦的特别时间,7月到10月,每天穿着闷热不透气的雨靴泡在各个育种生态稻区,持续跟踪观察、记录水稻的性状和生长情况,年复一年。

科技带来的效益是看得见的。在通河县,经过两年的试验,刘化龙筛选出“东富177”“唯农214”“唯农211”等3个优质品种,解决当地急需水稻优质品种问题。2022年,合作社示范种植面积2000亩,产值160万元,助力当地45户贫困户成为水稻种植能手。

“我们的科技助农贯穿在一年四季的每一天”

“学校科技助农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科技特派员要么在学校上课、实验室搞研究,要么就是下乡培训、指导。”东北农大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人员常敬礼说。

科技特派员刘显君、蒋欣梅、刘威等组成服务团,走进双鸭山市友谊县、饶河县,围绕玉米新品种选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设施果蔬优质种植、菜豆高产种植等方面,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备春耕生产科技服务指导活动;

农学院教师张丽莉、张大勇、董玲、韩雪和植物保护学院教师陈宇飞组成科技特派团,深入宾县民和乡和宁远镇,围绕玉米、大豆、中药材种植新技术等问题,向农户介绍安全生产备春耕的方式方法……

常敬礼的工作手册上,记满了专家们的出行足迹。专家们通过前期入乡调研,深入了解农户和市场实际需求,编印技术手册、公开电话和微信,提供优质品种和现场技术指导。东北农大专家的助农活动不讲场面、不走过场,有用、有效,赢得了好口碑。

东北农大在大庆市林甸县的科技服务指导,不仅为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户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还为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乡村菜园经济”及寒地特色“预制菜”产业等出谋划策,为该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新思路。这种务实的下乡送技术、送知识的助农活动,受到当地欢迎。

“我们的科技助农不仅仅是在春耕时期,各种活动和举措贯穿在一年四季的每一天。”东北农大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任(院长)朱志猛说。

截至目前,东北农大已与省内41个县区、33家涉农企业深入对接,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选派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76名和企业科技特派员26名,定点服务省内32个县区(乡镇、村屯)和26家涉农企业。

朱志猛表示,东北农大将陆续组织科技特派员,结合黑龙江农业生产特点,分别在“春耕”“夏管”“秋收”及“冬闲”各个时期,围绕农作物良种良法、设施农业、土壤改良、节粮减损、新型肥药、加工贮存及畜牧养殖、疫病防控等领域,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为助力龙江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持续书写科技助农的“东农故事”,绘就独具地域特色的“龙江样本”。

关键词:

编辑: MO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